北约与喀约

斯哈里亚(Схария)派异端与萤堡(Svetlakip)图书管理员

把这些过时情报当作素材,就可以在架空中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如同「海上民族」非利士人那样的「海贼集团」,其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革命目的走到一起来,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时如果没有发生内讧火并,到底靠什么方式沟通?

为了符合革命导师圣斯大林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在已经处于共同地域进行共同经济生活并由于「撒谎偷窃诈骗」的共同企业文化形成了共同心理素质,距离在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并加冕「新时代王冠」自称「太祖高皇帝」叫嚣「讨厌的人都要死」……就差「共同语言」了。

所以,现在决定自打「失乐园」之后的非利士人悲伤的离开了故乡巴勒斯坦,继续航行的忒休斯之贼船开到百善の新世界,沿途收编了大批西欧丐兵,于是形成了「克里奥尔语」,达成了最后一项条件,参考「提洛同盟」先例找了个「中途岛(Pihemanu)」签约,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語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仏語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 OTAN)」,以「纳托语(NATOnese)」或「欧坦语(OTANois)」为疍民之官方语言,从而在各国官方和民间情报机构当中被鹰犬爪牙及保镖护院以「厥虐赛斯(ðøñœçæß)」代号称呼。

按照常识,克里奥尔语的语法通常简单并规则,因此「纳托语」肯定是以英语为基础,引入的外来成分也删除了大批性数格之类语法特征,并且按照「信息体力比」最优原则吸收各个民族语言之言简意赅の精华,拼写也会尽量简化。比如修饰名词时需要「嬲」型双定语,前门是英语惯例语序安插形容词,后门自然就用法德西葡之类语言惯例轮流塞个形容词或第二格或介宾短语。而在文艺作品当中,钦定文豪为了显美一字百元年入四千万,会交替使用不同语种的小品词以示学历甚高,尤其是接受政治任务需要装饰沐猴而冠的贵种之尊姓大名时,要把奋六世之余烈转进如风的传奇经历都罗列出来,比如George Mountbatten of Windsor de Quebec from Liverpool von Hamburg这样。

而相关构思,与上面提到的内容交相辉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知道有了以提洛同盟为原型的「北约」必定会有以伯罗奔尼撒同盟为原型的「华约」,既然架空中设定北约为海贼集团组织,那么对立面应该是山贼集团组织。于是就与「圣劳伦斯公会」分裂为「山珍」「海味」两派的线索相关,毕竟「民以食为天」所以见得光的遍布各地的据点,也会围绕着「宫廷美食」「费拉醜食」展开。结合局势和素材,暂时设定架空中类比为「喀山公约组织(Организация Казанского Договора)」以及补充协定「喀布尔条约(Кабул‎ьский Договор)」,刚好都与鹅语关系密切但与斯拉夫关系不密切,于是扯到了「可萨汗国」这条线索之上。

对于「中途岛」字眼使用夏威夷语原版称呼,还是因为地图的缘故。在《异闻录》那边是现实地图,而《设定集》这边则是「利用原型的真・架空」。当然网上随便乱找的搞笑版地图草稿不甚精确,以前也说过了,主要是为了利用现实地名。按照影射关系,南洋群岛挪到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相当于爱琴海放大了几倍,新加坡就是那个「中转站」,正好也与现实地缘政治壹壹对应。而南极洲大小的格陵兰如果处于马达加斯加的位置,并且有名副其实的环境气候条件,天竺的历史作用就会削弱很多,毕竟没有「大航海时代」。

所以,与本位面相比没有地理和历史变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当中,雅典失败而斯巴达胜利,而在冷战当中华约失败而北约胜利,证明了「历史重演并非庞加莱循环」,于是会导致擅长曰若稽古流指桑骂槐的色目情报掮客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同理可证,因为「海商」分裂为地中海和大西洋两个阵营还能互相打「贸易战」,因此半拉子「北约」的势力也不如裹胁部分绿人的「喀约」,戏剧性的安排就是要刚好五五开。这个推演过程不能用于指导现实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此处特意提醒读者不要把架空和现实弄混淆。

简单说,沙俄排犹起源于十五世纪末从诺夫哥罗德扩展到莫斯科的「斯哈里亚(Схария/Захария/Скара)派异端」,因为这帮人引经据典的时候但凡碰上神棍套路「模棱两可」「自抽耳光」的场合,总是强调《旧约》之法律效力和权威性高于《新约》,于是被认定为「隐藏很深的犹太教徒」。然后当地教内同志在抡板凳搞民主之后出来鼻青脸肿的宣布紧密的团结在以诺夫哥罗德大主教根纳季(Геннадий)为核心的教中央周围,将这批持不同司法解释观点者定性为异端开除出东正教,并且抡起冰镐敲击其天灵盖将其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色目舔狗炒作的刘亭亭式)脚令其永世不得翻身。再往后的事情想必读者能猜到,猜不到就去搜吧。

传统说法当中,就是这个立陶宛犹太人斯哈里亚Схария来到诺夫哥罗德之后企图坚决贯彻落实「打不过敌人就加入并搅和它」之兵家理念,妄想「从内部攻破堡垒」,坚持「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一定要逐步抬高《塔纳赫》的政治地位,将东正教徒忽悠得事实上皈依犹太教,待到关键时刻再跳将出来把脸一抹显出本相口称「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从而实现「可萨汗国的成功可以复制,诺夫哥罗德的复制可以成功」之野望……未果沦为笑柄,极端组织已渗透至沙俄高层。

总之,即便对应到设定当中,「图书馆管理员」这种角色肯定是存在的,见得光的那些可以公开亮相,但要是仅限组织内部成员借阅的「秘密图书馆」呢?这种时候就有「剧情」了也。

长话短说,多年前在之江临安「原创文学论坛」之上扯淡的时候,就根据市面上那许多「D&D同人」或曰疑似游戏开发商赞助的打广告软文应景提了个脑洞《烛堡(Candlekeep)图书管理员》,建议写手们化用老子和大救星的典故,应者寥寥。

现在看来,构思仍不过时,于是照葫芦画瓢提出「萤堡(Svetlakip)」这个架空场所,未必对应物理上的实体。构词所用素材来自鹅语「萤火虫(Светляк)」以及鹰语古义「城堡主楼(Keep)」,以示该组织遍布「北约」「喀约」是个可以在整个卡壳世界呼风唤雨兴风作浪的「大手跨约企事业单位」。

《范版西幻设定集》注释〔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