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丫与巴尔干

“一个帐号,两个阵营,三个角色,四个民族,五个官府,六个军部,七拨特务”

前言

作为《设定集》第一辑收尾的第二十篇《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既定作用是承前启后,于是把截止到当时的主要矛盾之线索,都尽可能编织进去了。当然还有应景情报和素材过于充沛的缘故,感觉若是不能趁此良机记录魔幻现实主义版历史,许多匪夷所思的实时情节就会从此消失,实在是抱憾千古。

伴随着连载过程,在注释〔143〕当中随时解读,此处仅摘录备忘录所需片段。

首先是背景,已经与《设定集》剧情逐步重合了,包括但不限于百善の新世界「花旗足协」,以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为原型的「罗马军事运动会」,以及「兲子好蹴鞠,宫中多断腿」最高指示精神导致的各个足协花样百出全面深化竞技体制改革。

其次是细节,以参加1990年世界杯的南斯拉夫队为原型的「巴尔干生产建设兵团」队,以及色目毒贩洗钱专用金融机构「莫斯塔尔萨拉热窝银行」,而作为民族大融合象征南斯拉夫足协「兹拉坦」主席,由于名分缘故被排斥在外于是改变拼写报道的塞尔维亚球员,都能扯上关系。

再次是旁征博引,由于南斯拉夫复杂的宗教和地缘政治关系,结合前一阵爆炒的「墨茶」相关素材,可以设定一个新角色「茨维特科・茨维特科维奇(Цветко Цветковић)」,以先后旅居尼德兰、意大利、西班牙、法兰西、英格兰、百善の新世界的「父亲是波斯尼亚人、母亲是克罗地亚人」的瑞典公民「兹拉坦・吕布拉希莫维奇」为模板进行加工。

就说这位茨维特科・茨维特科维奇(Cvetko Cvetković),同样「父亲是波斯尼亚人、母亲是克罗地亚人」,只不过在其很小的时候双亲就由于当时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导致的乡里民间纠纷以及家族矛盾离婚各自另组家庭。于是孤身一人生活在贝尔格莱德由奥特曼大手情报机构搭建的「摄影棚」当中,还有莫斯科大手情报机构泛斯拉夫主义者暗中接应,还被两个自己不知情的「双胞胎兄弟」通过维也纳下巴领导的大手情报机构安插的眼线暗中窥视,并且由于朝廷和宫廷斗争的缘故逐步被布达佩斯和洛林赘婿势力渗透。

参考「郭威姚策案」,因为年龄被改小三岁的缘故,在户口本身份证上同父异母弟弟和同母异父弟弟都与其「同年同月同日生」,姓名都一模一样,只不过那俩用拉丁字母拼写,一个信天主教一个信绿教,而自己姓名用基里尔字母拼写。

然后剧情就刺激多了,那俩「拉丁字母双胞胎兄弟」之间,还有维也纳、布达佩斯和安卡拉之间的明争暗斗,同时还在不停的合纵连横当中争夺这一块贝尔格莱德抹布的使用权,叫嚣手快有手慢无,争先恐后的撒谎诈骗偷窃,大搞特搞「余粮收集制」,管教哥哥颠倒破费,不容他身边积攒一些。

当然,还会按照惯例安排个俗梗,说萨拉热窝有个逗哔精神病自大狂,自称「南斯拉夫太祖高皇帝兼阿尔巴尼亚摄政」叫嚣「讨厌的人都要死」,背后指使的原型是南斯拉夫王国彼得一世(Петар 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人民/联邦共和国铁托(Josip Broz Tito)的综合体。

“一个帐号,两个阵营,三个角色,四个民族,五个官府,六个军部,七拨特务”

伏伊伏丁那
塞尔维亚

显而易见,塞尔维亚首府贝尔格莱德在界河南岸,而伏伊伏丁那首府诺维萨德更在多瑙河北岸,于是「刚波宁」的称呼顺理成章。

预计出场人物详见注释〔113〕当中提及「匈牙利四套班子」的内容,正好与市面上爆料「土耳其人李世民」线索相关。而「领导少数党派经过三轮选举后上台」的典故,是南联盟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Слободан Милошевић)。至于「花家私房菜」的命名,来自「茨维特科(Цветко)」这个名字之斯拉夫语源的本意「花,开花,花期」。

至于「李梅(LeMay)烧烤」之类素材就不备份了,市面上活蹦乱跳的色目情报掮客炒作相关热点的时候得意忘形肆无忌惮的炫耀武德充沛有多么猖狂,文中范翗翷就应该有多嚣张,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很奇怪么?

截止到现在,计划内提前准备好的「范家龙套」都出场了,再强调一遍「范书藤」才是作者本人的投影,另外三个都有剧情任务。简单说,对应色目太君三拨思潮「和光同尘主义」「纳雄耐尔主义」「英特纳雄耐尔主义」,尤其是在「仅凭色目人自己,谁的命也革不了」前提下,其它狗苟蝇营גויים‎卡菲勒كفّار‎也会有类似的立场之分,还会在浩浩汤汤的历史大势之下主动或被动与色目太君合纵连横,于是「范铝杯」「范硁然」「范翗翷」就兵分三路承担相应角色了。

《范版西幻设定集》注释〔143〕

第六个场景写完,背景略微复杂一些,常识也需要补充,比方说「拉丁字母表」在各种使用其拼写的语言中发音并不见得相同。

代号是希腊字母「Υ」(“宇普西龙”)的特务,原型是「亚历山德罗斯・伊普西兰蒂斯(Αλέξανδρος Υψηλάντης)」或「亚历山德罗・康斯坦丁诺维奇・伊普西兰蒂(Александр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Ипсиланти)」(1792.12.12~1828.1.31),希腊独立战争军事领导人。而政治领导人则是唤作「友谊社」(Φιλική Εταιρεία或Εταιρεία των Φιλικών)的秘密组织,1814年建立于敖德萨,宗旨就是模仿共济会成立「希腊兄弟会」,三位创始人以及拉进来的第四个小伙伴列表如下:

各位真实人物之生平以及其它史实这里不备份了,读者自行搜索可也。而其背后赞助商以及意识形态立场也很容易碰瓷,有个同名的宗教团体「贵格会」,读者自行搜索,就是市面上活蹦乱跳的雌权主义者动辄得意忘形肆无忌惮的叫嚣「气得浑身发抖」的典故。

《范版西幻设定集》注释〔143〕

巴尔干

简单说,「墨茶」事件有官方辟谣,但是「郭威姚策案」没有,目前热点已经消退。无论真相到底是什么样,都不妨碍作为素材构思剧情。一言以蔽之,预定中「巴尔干火药桶」的引爆,就是幕后黑手操纵的摄影棚当中「豪门恩怨伦理剧」导致的。

在《异闻录》当中已经提到了,「郭春海」宰了家贼的亲生儿子才算甩掉狗链,但是仍然上了贼船。而《设定集》当中面对类似情况,「茨维特科」已经身处各个大手情报机构的多方围堵当中,没这么好运气。于是在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外景片场导演的指挥下,俩「拉丁字母双胞胎兄弟」对其两面夹攻,导致的反击是「害死了亲生父母」。

于是,同父异母弟弟和同母异父弟弟都乐呵呵的继承了家产,甭管心里高兴成啥样,对外必须板起一张如丧考妣脸做丧考妣状,公开表达「父母之仇,弗与共戴天」的态度,然后「兄弟阋墙」各自领军展开大乱斗,巴尔干乱成一锅粥。

“父母之仇,弗与共戴天”

早说过了「真・架空」嘛,不是找本《简明谁啥哪咋史》查找替换关键字就能复制并成功的那种划时代大作。截止到本位面历史的现在为止,德意志化南斯拉夫人「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化西斯拉夫人「斯洛伐克」都真实存在并有历史渊源,而预定中的「斯洛夫兰」在第三篇设定《教内无派千奇百怪》就有伏笔,是以利沃夫为根据地的东仪天主教徒,掺和了大批波兰人的乌克兰人;另一个「斯洛夫斯坦」当然就是绿化东斯拉夫人喽,虽然现实当中没有这种说法,但是只要历史学到初一并参考波斯尼亚「先例」就能判断出其对应的实际情况肯定存在。

至于谁是「斯拉夫正统」,正如之前正文中讨论「德意志正统」一样,仅有口水战的意义。可以参考八世纪前后斯拉夫部落分布:

当时「斯洛伐克」或者类似的名称就已经存在了,因为摩拉维亚的渊源,因为格里高利字母的缘故,应该是先从「文化」进化到「文明」的一部分人。那时候梵蒂冈和拜占庭还没有决裂,信教了就无所谓「东宫」「西宫」站队。而众所周知立陶宛才是欧洲坚持到最后的顽固的异教阵地,直到「太祖高皇帝」明道加斯皈依梵蒂冈,才摆脱了条顿骑士团和利沃尼亚宝剑骑士团的多方围堵两面夹攻,相关伏笔之前的注释中写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设定角色「高飞・王尔德(Goldfield Wilde)」化名「金田汪(Canada Woof-Wow)」。注意拼写,不是「Goofy」而是写作「(〒822-1201福岡県田川郡福智町)金田かなだ」读作「Canada」的意译,按照惯例肯定会有少数民族巫婆神汉纠集愚夫愚妇起义的。娱乐至死の色目逗哔炒作迪士尼二次元大作时放风带节奏的素材,到底是在暗示「夹总」户口本爹娘代理其注册帐号时已经获得美帝灯塔国讼棍授权,还是漠北大手情报机构指使的岭南精盎情报掮客故意碰瓷。而蒂罗尔公爵世子「阿道夫」被封了个「尼什(Niš)伯爵」的空头衔扔过来打江山,布达佩斯的野心已经不加掩饰了。

如果要提前剧透也很简单。在注释〔100〕当中也提到了「我高岗(Goldberg)又回来了」的伏笔,原型是初代目闯王高迎祥,设定为领导塞尔维亚人揭竿而起反抗异族侵略者奥特曼,不出意外的失败了,然后……波黑就被维也纳吞并了。这次布达佩斯来人撺掇茨维特科,就是打着同样的如意算盘,惦记着渔翁得利吞并塞尔维亚。茨维特科不上当,就会有个李瓦塔(Livata)的同宗出面担任为王前驱的一块抹布,原型当然是李自成喽。与此同时,尼摩(Nemo)船长暗中接应的希腊独立成功了,然后女下巴和洛林赘婿又惦记上塞尔维亚了,布达佩斯也一样。


于是,茨维特科的生母克罗地亚人改嫁德意志人生了个弟弟,鸡巴就是比茨维特科尊贵。第五个场景的时代背景也准备好了。

补充说明,参考《认真负责的色目宣传工作者》,设定了「瑟雷萨(Cereza)」这个角色,西班牙语「樱桃」一词。而约十一年前活跃在服务器位于百善の新世界而在防火墙内视角看来自古以来不存在的某宣传阵地当中的网红,帐号是汉字「葡萄」,其理论框架已经被当时的网友总结为可视化报表了也。于是线索就串起来了,终于找准时机用作素材以炮制剧情了。说过了要让这帮色目情报掮客「青史留名」,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

在第十一篇设定《从雪山来到大海去》当中已经出现了叶大鹰电影《红樱桃》的梗,以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黑木耳》《紫葡萄》,但是注释中并没有提到,当时认为这事在建设幽州外景片场摄影棚的文艺工作者当中属于常识。来龙去脉在其它谈笑风生当中已经展开过了,比如《知乎问答№173:为什么“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之类,这里不再重复。

继续展开背景,茨维特科同母异父弟弟派来搞「余粮收集制」妄图「一人吃俩人补」并躺赢的「红樱桃」瑟雷萨(Cereza)所属大手情报机构是「乌斯塔沙(Ustaše)」,而未出场的「紫葡萄」角色则效力于「切特尼克(Четници)」,具体角色姓名还需要进一步情报,最起码要知道其背后赞助商的母语,再分配译名;至于茨维特科同父异母弟弟指使的绿特务「黑木耳」,其情报工作之风格参考之前白袍黑皮的形象,肯定是以「基地」「ISIS」之类极端组织为原型嘛。


同理可证,正文中南斯拉夫通用语曾经的正式命名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来自塞尔维亚人建立的南斯拉夫王国时期,而克罗地亚人铁托建立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人民/联邦共和国也没有修改,当然民间肯定有乌斯塔沙不服,于是与切特尼克发生激烈冲突。这就是「塞翻」剧情的学术背景。

《范版西幻设定集》注释〔143〕